元好问《摸鱼儿·雁丘词》中情深款款的雁居然是鹅?
金代词人元好问有名作传世,其中《摸鱼儿·雁丘词》有云:
词有小序,题云:“乙丑岁,赴试并州,道逢捕雁者云:‘今旦获一雁,杀之矣。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,竟自投于地而死。’予因买得之,葬之汾水之上,累石为识,号曰雁丘。时同行者多为赋诗,予亦有《雁丘词》,旧所作无宫商,今改定之。”乙丑岁,是金章宗泰和五年(1205),即宋宁宗开禧元年,此言元好问赴并州应试,途中遇上捕捉雁鸟的猎人,其人当时捕得二雁,杀其一,而另一只雁脱网后竟不离去,反而投地自杀而死。元好问因其悲壮,故买之而葬在汾水之上,并在所埋之处置石以为标识,号曰“雁丘”。当时赴考而得见此事者众,各人皆为之赋诗,而元好问因有《雁丘词》之作。
上阕词人问人世间爱情究竟是什么,何以二雁会以生死相待?南飞北归之路,比翼双飞,多少寒暑,依旧相爱。比翼双飞乃是快乐,而离别便是痛苦难受。此时此刻,词人以为双雁竟比人间更为痴情!明代汤显祖《牡丹亭·题词》云:“情不知所起,一往而深。生者可以死,死可以生。生而不可与死,死而不可复生者,皆非情之至也。”说的就是这个意思。伴侣骤逝,雁儿应知,此去万里,形孤影单,前路漫漫,每年飞越万山,晨风暮雪,现在形单影只,茍且而没有意义。
下阕词指出汾水乃汉武帝巡幸游乐之处,昔日巡狩,箫鼓喧天,棹歌四起,何等热闹!而今却是冷烟衰草,萧条冷落。武帝已死,招魂无用。女山神因之枉自悲啼,而死者却不会再来!双雁生死相许,上天嫉妒,殉情的大雁并不等同一般的莺儿燕子,死后化为尘土,大雁将会与世长存。后世的人,将会寻访雁儿之丘坟故地,在此狂歌纵酒,以祭奠这对爱侣。
这对雁儿的凄美爱情故事,后来更得到了金庸《神雕侠侣》的加持,在第三十二回《情是何物》杨过与小龙女的对话中,杨过说出了“问世间,情是何物”之语。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,《神雕侠侣》最少九次拍成电视剧,还有电影、动画、漫画、粤剧、舞台剧、广播剧、计算机游戏等,雁的情深早已深入人心。
让我们来看看字书里关于“雁”的记载。《尔雅·释鸟》:“舒雁,鹅。”“凫雁丑,其足蹼,其踵企。”这里指出“舒雁”乃鹅的别名,又以为凫雁一类的鸟,足上有蹼,飞行时脚跟伸直。原来情深款款的雁,不过是我们常见的鹅。再看《说文解字》怎么说。《说文解字·隹部》:“雁,鸟也。从隹从人,厂声。读若鴈。”又《鸟部》云:“鴈,
《庄子·山木》有一段文字更引人入胜,其曰:
庄子与学生游山,遥见一棵大树,枝叶茂盛,却看见一群伐木工人在大树下夜宿而不伐木。庄子问伐木工人何以不伐此大树,伐木工人以为大树没用处,故不砍伐。庄子以为此树因为没有用处,反不遭砍伐,可以享有天年。庄子下山,在友人家中投宿。友人非常高兴,因而吩咐童仆杀雁待客。童仆问友人,指出二雁其一爱叫,另一不爱叫,不知当杀哪一只。友人以为爱叫的有用处,夜晚可以防贼,杀那只不爱叫的。这个故事旨在说明无用之用的道理,此不赘述。其中提及“雁”,本无足奇,王先谦《庄子集解》直接注明:“雁即鹅。”此可见竖子所杀者,与元好问深情题咏的并无二致。
上引《尔雅·释鸟》之文,邢昺疏:“鹅,一名舒雁。今江东呼
清人段玉裁《说文解字注》的解释也很清楚,可以参考。《说文解字注·鸟部》“鴈”字条下注云:“‘鴈’与‘雁’各字,‘’与‘’‘’各物。许意隹部‘雁’为鸿雁,鸟部‘鴈’为鹅。‘
雁与鹅的密切关系,可以在今天的生物分类法里得到印证。在鸟纲雁形目鸭科雁属以下有11种,其中灰雁、鸿雁最为重要。我们所说的欧洲鹅乃由灰雁驯化而来,而中国鹅则由鸿雁驯化而来。雁属动物与人类关系密切,这一属的鸟被人类驯化的较多,在中国人的世界里,被驯化的雁则称之为“鹅”。在野外展翅翱翔的则称之为“雁”,文人赋诗,更爱自由自在的雁。
由雁而至鹅,仿佛许多诗情画意都荡然无存,只余下对吃的追求。其实不然。在古代文学作品里,鹅亦有其重要的一页,不让雁儿专美。在唐诗里,大家必然读过骆宾王在七岁时候所作的《咏鹅》:
鹅!鹅!鹅!曲项向天歌。
白毛浮绿水,红掌拨清波。
描绘在水里畅泳的鹅儿,纯朴自然,全去雕饰,充满童趣。这里说的是大白鹅,从其“白毛”已可知。这未必是前文所说源出鸿雁的鹅,而是属于雁形目鸭科雁亚科天鹅属的天鹅。天鹅是雁形目鸭科雁亚科中最大的水禽,有七、八种。其中5种生活于北半球,均为白色,脚黑色。鹅被认为是人类驯化的第一种家禽,它来自于野生的鸿雁或灰雁。因此,天鹅是一种鸭,而鹅则是鹅,二者有所不同。
还有一个跟鹅有关的故事,见于《晋书·王羲之传》。
这里提及王羲之生性喜爱鹅,会稽有一老妇养了一只鹅,鸣叫之声甚美,王羲之欲购之而未得,只能引领亲友动身往观之。老妇得知王羲之将临,遂杀掉该鹅并烹调以招待王羲之,王羲之为此而叹息了一天。有一次,山阴道士养了些好鹅,王羲之前往观之,非常高兴,欲购之。道士以为只要王羲之能替其抄写《道德经》,即可将鹅群馈赠。王羲之听了很高兴,便按道士要求抄写了《道德经》,并以此换得一笼子的鹅回来,洋洋自得。王羲之的任性率真如此。史书多记大人物的小事情,藉此以预示其人日后的行为。王羲之的“任率”,可以透过爱鹅之事得知一二。
雁是否有情,无人得知。人间自是有情,物在我的眼中,是雁是鹅,一切皆出我情!
(本文摘自《汉字里的动物世界》)
内容简介
本书乃作者为儿子开启童蒙,以深厚的学养与真诚的童心,从《说文解字》《尔雅》切入,旁征博引《山海经》《史记》《汉书》及先秦诸子书,冶古今中外于一炉,合类书、字书神话传说于一编,分二十五个类别,汇诸书相关记载,仔细发掘,精当解读,与虫鱼鸟兽对话,天然趣味。是书详考证、辨疑似、明人伦、示劝惩,图文并茂,深入浅出。乃动物之大观园、亲子之良读物也。
作者简介
潘铭基,香港中文大学教授、博士生导师、中国文化研究所刘殿爵中国古籍研究中心名誉研究员、伍宜孙书院辅导长。研究领域:儒家文献、汉唐经学、历代避讳、域外汉籍、博物学等。先后在《九州学林》《中国文化研究所学报》《台湾书目季刊》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。著有《贾谊新书论稿》《孔子的生活智慧》《颜师古经史注释论丛》《孟子的人生智慧》《贾谊及其新书研究》等。
名家推荐
古老的中华大地上,万年前也曾是广袤的动物乐园,上古先民对此有丰富的记录,保存在古老的文献中,人为造成与当代读者的障隔。饱读汉前古书的潘铭基教授,以深厚的学养与真诚的童心,仔细发掘,精当解读,深入浅出,天趣盎然,学童须叟读此皆可有所收获也。
——陈尚君(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教授)
潘教授的学术著作非我所能置喙,这书却是我读来充满乐趣,而乐于推荐的。一来,他的写法既保持学者追源深究的精神,可又深入浅出,附以画图,尽多趣味的笔触。二来,我喜欢动物,这书助我从另一角度重新认识动物。
——何福仁(香港作家)
潘教授,博物君子也,亦暖心慈父。为启童蒙,乃冶古今中外于一炉,合类书、字书、神话传说于一编,与虫鱼鸟兽对话。是书详考证、辨疑似、明人伦、示劝惩。图文并茂,深入浅出。乃动物的大观园、亲子的良读物。
——张高评(成功大学名誉教授)
目 录
推荐序一
推荐序二
前言:一次走进古代字书的旅程
互助的邛邛岠虚与蟨
仁义两全的驺虞
因误会而结合的狮子与大雀
能知人心的大犬
五福临门
兕与犀
能舐食铜铁及竹骨的稀有动物
是猫还是狗
问世间情是何物
不是鱼也不是猪的海豚
横江湖之鳣鲸
无前足的貀
三脚鳖与龟
胜义纷呈的古代马世界
穴居之兽
雌雄动物不同论
动物小时候
从贾谊到哈利·波特——中西文化里的猫头鹰
豺狼当路衢与土地之神──漫谈中西豺文化
绝笔于获麟
后记
名家推荐
内页欣赏